中国足球毁了多少天才?

孙秋分孙秋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到天才,那还真有,而且还不止一个…… 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最早一批足球人才,王涛、马明宇、孙继海、李磊,这些名字应该还算耳熟能详吧; 接下来是90年代,李铁、曹限东、周海滨、赵旭日、范志毅这些球星也开始崭露头角了; 再然后就是1997年,罗纳尔迪尼奥登陆广州恒大,当时他可是和范志毅、胡志明齐名的,号称“亚洲三天王”; 而我们最熟悉的张效瑞,也就是在那时被称之为“中超一哥”的; 最后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痛并快乐着的国足,里皮二进宫时期,征召的蔡慧康、郑智、张琳芃、武磊,这四大天王可都是当打之年啊!

所以,中国体育界真正值得惋惜的不是某几个运动员,而是足球培养机制出了问题,是青训体系彻底崩溃,导致有天赋的球员只能枯坐板凳甚至离队出走,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试问,一个连足球人才培养都没办法做好的国家,又何谈复兴呢? 我从不怀疑,只要青训体系完善,给有天赋的球员足够的机会,我们一定能看到属于中国的梅西、贝利、罗纳尔多。 但是目前看来,这种幻想实在是过于天真。

足球圈的人都在抱怨,足球从娃娃开始普及率已经很高了,为啥依然无人能够崛起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我们的球员在训练量上虽然比国外同行多很多,但基本都属于无脑蛮干,球商很高的只有张效瑞一个,其他人都属于纯技术流或者力量流,要么踢不了职业联赛,要么就踢不上主力。 而高水平的职业联赛又是稀缺资源,国内一流的球队也就那么几支,能踢上职业联赛的青训球员其实很少,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当地小有名气之后选择退而求其次,去加盟低级别的职业球队甚至是业余球队,以延续自己的运动生命。

说白了,我们现在培养出来的所谓天才,其实都已经是折翼的鸟儿,是跌入凡间的天使。 如果不能把眼睛抬到全世界范围内去寻找真正的足球天才,而只盯着自己脚下这块小小的天地,那我们永远都会哀叹,为何优秀的球员都不长在中国土地上。

韦一陈韦一陈优质答主

举一个例子。一个小孩5岁开始学钢琴,老师没有教过力度,他弹琴从来都是一个力度,一直持续到15岁,这时候,他想要成为钢琴家的梦,基本上很难实现了,因为基本功出现了偏差。

目前的中国足校,基本上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不教基本功,上来就是踢比赛。

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干的?阿根廷的达拉斯,是一家著名的足球学院,达拉斯足校非常重视小球员的技术,特别是盘带。

小球员在训练时,脚下绑着一条绳子,他每踢10次球,绳子紧绷一次,绷紧一次,身体的重量下压重心,同时会拉拽着脚向下,这样小球员的脚部就会和足球更加接近地面,反复的拉伸训练,小球员就能获得低重心的控球方式。

巴萨足校,在基本功训练上也非常严格。训练中,小球员们要背着书包,戴着墨镜和帽子进行带球跑动,这种训练方式增加了小球员身体的惯性,从而迫使他们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脚下和脚下技术上,而不是看球,这样的训练能够让他们获得“盲视”过人的条件反射。

看看其他国家对基本功的训练,再看看国内足校的“揠苗助长”,就知道有多可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