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鼓楼哪个区?
在2018年杭州市整体优化调整部分街道行政区划前(也就是2018年前),杭州市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鼓楼”辖区。 杭州最早的鼓楼可以追溯到五代吴越国时期。《梁书·宣帝纪》:「吴越王钱镠于钱塘县置钱唐郡,筑罗城,建子城」中的子城即指当时的杭州城隍,又称「府城」;另南唐时曾在杭州城北筑夹城以守备,后人称此夹城为旧仓门。
南宋时,因临安城屡遭战乱水患,故迁建于武林岗(今西湖公园)南,并筑南、北二城,而原来的子城变成了今天的“钱塘门”。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修《浙江通志》中,仍沿袭了南宋时的行政区划,将杭州城内分作十坊、四厢。其中上城有五坊:定安、朝晖、艮山(后改东青)、景灵、柳翠;下城亦分十坊四厢。但此时的坊与厢,皆不以路段来区分。
清末民初,杭州开始出现路制,但那时的路大多以官署之名命名,如盐桥直街、众安堤、中山中路等,只有少数以地名命名,如凤起路、河坊街等。而以现代地理概念上的“路”来界定街道的范围,则是在日寇占领期间。1939年为配合日军对成都进行轰炸,美军在浙西一带投放化学武器,造成浙西地区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后为防止百姓报复,日军将杭城所有对外交通要道严加封锁,禁止通行,并派兵进驻机场、码头等地,还以“治安维持会”的名义强征民船,在钱塘江两岸建立炮台,戒备森严。
当时日本人想把杭城一分为二,划出“特区”,因此从地理上开始了对市区的重新划分,把原本上下城的十坊四厢改为东西两片八个街道,并在各主要道路路口设置路标,标明街道所在的区域。这一划分一直延续至今。 而原本位于内城的鼓楼,由于与日本宪兵队的驻地相距不远,又在抗战期间遭到严重破坏,遂逐渐沦为杭州的“城中村”。直至今天建成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