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草木成语?

仲孙静晨仲孙静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般由两个字表示草、木,中间加上一个动词,共三个字组成的惯用语。有些直接表示字面的意思,如“草木知春”、“草木皆兵”、“木石心肠”、“木人石心”、“木衰换柱”等。

有些有一定表达意义,如:

[草草收兵]草草:匆忙匆忙收兵。轻率地收起兵器,了结战斗。比喻办事求其收场,不求质量,敷衍了事。[出自]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便要兴军征计,莫着俺陈琳,草草地出兵。”

[草菅人命]菅jiān:茅草。把人命看做野草一样。指任意把人处死,杀人很多,漠视人命的贱如草芥。[出自]《汉书》:“夫子刀锯网罗,所以征不轨,禁邪辟也,而贪吏妄诛无罪……是自纵于法而戾游于阳宽之中。是使天下为人父兄者,莫不释其孝子贤兄,而为严父暴兄。此大乱之道也,是何得无危亡哉!其甚者,乃群起为不道,横行而无所问。是则倒持太阿,颠倒周防,谓之悖逆不如法者,乃甚悖逆也。甚悖逆者,又不免于周防。是倒持太阿,授人以柄。故天下牧民者,不以政令禁防而以刑罚,不求顺理而用残贼。是重刑之弊也。孔子曰:‘唐虞之世,折枝不过百里。’及周之末世,杀人之罪,不及于诸侯之家。故父子兄弟不相过。是以唐虞之民,父母教于朝,子舍无道,流罪至于大辟。故诛不逆于父母之心。周之末世,父有过不令,兄有恶不弟,弟有不顺之行,兄与父弗诛而过之。以至于大辟,则逆父母之心。是教人过而诛无罪也。教人过则奸生,诛无罪则民绝望,此周室之所以陨也。故《老子》曰:‘民之轻死,以其生之厚也。’言周之世事也。故民之有罪,刑不上于父母,礼也。古之为刑者,非以身体为虐,正以禁邪止奸而已。及周室之衰,纲纪废绝,王道不立,刑法乱于下,至秦弗能改。秦法繁于周,是重倒太阿而锐其锋,以虎狼为政,以伤杀人,以此为治。故使天下之人,自适为奸,犯法被诛者众。是以父母耆老甘于刑戮,无复顾念之爱,故有相坐、夷三族之诛。此重刑弊道尽也。又使罪人削发(去巾为奴)衣皂(衣服皂色)为奴。及汉兴,高祖之约,省除去夷三族之罪。及孝文皇帝时,为政宽和,慎刑罚。以为三族之诛痛伤人心,周氏之末所为失政,于是除之。”(《汉书·刑法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