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是双休吗?

郏文怡郏文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近日,一则“幼儿园老师用胶棒粘娃娃头发”事件引起了社会热议,面对舆论的压力,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园长终于无奈的承认了事实。可是当我满怀悲愤的心情继续往下看时,却看到了这样两段话。

第一段是“针对近期我园发生的小朋友被伤害事件,我园领导、老师都感到非常痛心和遗憾,我们深感这项工作的艰难复杂。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的社会形象很难建立起来,幼儿的成长过程非常短,往往一时失误就带来不堪后果。”

第二段是“关于儿童教育,社会和家长对幼儿园期望值过高,要求过急,动作发展要快,智力开发越快越好,这样给幼儿园带来压力,无形中产生攀比、焦虑心理,使幼儿园不能稳步发展。”

读完这段话,我的第一反应是“幼儿教育”,为什么是“幼儿教育”而不是“幼儿师范学校”呢?为什么提起幼儿园,我们想到的不是幼儿教师,而是幼儿教育呢?

想起前几天,和一个刚上班不久的高中同学聊天,我们聊起她所在的高中,那个高中是当地唯一一所重点高中,在全国也都小有名气。可她却满脸悲凉和无尽的抱怨,说很多高中生刚来开学的时候,态度都很端正,对周围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自豪感。可还没等到期末考试,很多高中生就开始懒散,意志消沉,整天游手好闲,老师讲的学生都不听,自习课没人做作业,考试的时候干脆交白卷。到后来,她甚至不愿意回忆那段经历,尽管那所高中给了她两年难忘的回忆,但是关于那段经历,她提不起来任何高兴的细节。

可为什么同样是教育,人们想到的是“教学相长”、“教育事业无比的光荣”、“教师的光荣与自豪”,而不是“教学相僵”、“教育事业无比的苦闷压抑”、“教师无比的痛苦和无奈”呢?

原因只能有一个,因为教育对象不同。当教育对象是幼儿时,教育的对象不成熟,不可控,没有反抗力,教育的内容又脱离实际生活,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一点点的关联,无法激发孩子的兴趣,更不能引发孩子持久的内部动机。所以只能采取外部强制,逼迫孩子学这学那。

可尽管如此,幼儿仍在一定程度上享有教育的权利,并且我国对此也有了相应的人权和法制保障。可是纵观全球,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经济和教育发达国家,却不采用这种“强迫”教育的方法。他们在学前时期,进行的是“启发”教育、“培养”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幼儿教育”。

而在我国,这种“幼儿教育”其实质等同于“幼儿园”,这种“幼儿园”是不具备传授真正系统文化知识能力的,所能做到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常识和技能。

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对中国式的“幼儿教育”产生深深的忧虑,担忧今后的孩子是否会变成一个个没有思想、没有判断、没有独立人格的机器人,然后中国也就将真的会变成“人头机器人”强国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