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在哪儿?
上海市市中心黄浦区的南京西路区域,西界为静安寺与石门一路、石门二路交口;南界为南京东路和凤阳路交口的凤阳公园(公园以明代著名文学家《牡丹亭》作者“汤显祖”的名字命名);北界为北京西路和武定西路的交叉口;东界为苏州河与圆明园路、新闸路、镇宁路的交叉路口。东西宽2公里左右,南北长约1.5公里。 由于外滩毗邻延安中路(原静安区)以及静安寺,因此又分称为“上外滩”及“下外滩”。
现在的“外滩”在历史上经历了四次变迁。 第一次是明末清初,这里还是一片荒寂的沼泽地。随着上海县城的拓展,县城东北角位于今虎丘路一带的地方被取土填没后变成了陆地,并在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筑造了沿今北京西路至新闸的城墙。
第二次是由法国人设计的黄浦滩路(Boulevard Huángpǔ)的修筑。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英国军队攻陷长江海口的镇江,继而又占领了上海县城。当时,英军的舰队已经可以驶入苏州河河道,并停泊在新北门外的黄浦江中。为了便于与英军打交道和通商往来,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修建了一条从北新泾至光复后的县城(旧仓街)的马路,命名为“黄浦滩路”或简称“黄浦滩”。这是“外滩”作为地名出现的开始。 第三次是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上海开埠后外国侨民的大量涌入,使这里的商业日益发达。英国人为了在华人聚集的地区也享有“特权”,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修筑了自虎丘路经圆明园路直至文庙街的跑马厅道(Racecourse Road)。这条大马路的修筑,不仅为洋人的“租界”平添了一道风景线,而且还带来了大量来自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即所谓的“华工”)。为此,当地人口迅速增加,各种服务业也逐渐繁荣起来。
第四次是在20世纪初,上海的租界格局基本形成之后,为了加强市政管理,自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起,对旧式街道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改革。将旧式的里弄胡同改为笔直的街巷,同时也取消了“洋泾浜”等地名。这次改街,将外白渡桥及周边地区重新划归为“宝山路”,而将原来北至虎丘路的外滩区域改名为“北苏州路”,以此与南苏州路相区别。北苏州路至今仍保留为道路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