扜字五行属什么?
“扜”字,《说文》解释为 “扞也”。 “扞”者,《释名·释山》云: “扞,山之刚戾,无所容,自奋厉而出。”按,此段文字中“山之刚戾”的“刚”通假“捍”——《尔雅·释言》有“捍,刚也”; “无所容”的“所”通“斯”; “奋厉”即“奋迅”,言山势之陡峭险峻,如暴怒的人。
由此可知“扞”乃陡峭、高耸、直立之意。又因“干”与“扞”古音相近(古音中,“干”“杆”归去声十九侯部,“扞”“翰”归上声十道部),故凡“杆”之义皆可用“扞”。可见“扞”字从“干”者,多取其直立、挺拔的意思——如旗帜之高扬,兵器之高昂。
《玉篇》云: “扞,旗也。” (注:古人把立在城门两侧用以表识攻守位置的竖木叫做“堠”或“堠竿”,也写成“堠桿”。《周礼·考工记·匠人》“中霤而树之”“树之以俟望”孙诒让正义引顾炎武曰“古者城上有候,立以旌旗”,则此物亦称“候秆”。) 《广韵·宕韵》又云: “扞,城上望楼。”
又因为古人用竹木做兵器的很多,所以“扞”又有防护、抵挡的意思——这多用于军队中的事。 《庄子·盗跖》: “持戟百万。”
晋·陆机《五等诸侯论》: “佩青黄,带利剑,入阵则摧锋陷敌……谓之战士。” “剑”在军中为利器,故又与“矛”“盾”并提。 又因“护”与“捍”相通,故“扞”又有保护、守卫的意思。
唐·柳宗元《牛府君墓志铭》: “公之官府,则东都留守,西京河南尹,太仆卿,少府监。其分职,则户部,刑部,吏部。他寺监,则右散骑常侍,内侍。其巡边,则朔方节度使,天德军使。”其中“少府监”者,掌管宫廷御用器物及百官仪仗之制做的官署。 《汉书·王嘉传》: “夜惊扰,持杖叩宫门。”
南朝·梁·萧衍《观钱钞赋》: “执金刀而裁命,领巾箱之局。” “巾箱”者,古时放头巾、手帕等的小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