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从几月开始?
在农历纪年中,有十二月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酉戌亥)两种说法,它们都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来计算的。 每月分为上、中、下3个节气,每个节气大约15天,共有45天。每天用一个干支表示,这样每年就有60个干支。
农历年就是24节气围绕太阳公转所形成的轨迹,一年为730天,加上闰月的月份或年份,平均每年有365.25日。从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来计算月份长度与现在计算的结果差别较大;用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来推算月份的长度更是南辕北辙,因此农历中的“正月”、“腊月”不是指现在的公历1月、12月,而是农历的1月和12月。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怎样把1年分成12个月了。古人通过观测发现,12个月差不多是354天左右,比现在的公历1年的天数少11天多;而二十四节气又大致每隔365天出现一次,每节气约15天,这样就造成节气和农历月没有固定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农历每月初一可能出现在任何一天。这就是古代农历不设置闰月的决定性的原因之一[1]。
后来人们发现,如果设闰月,每个月的平均天数就会接近今天所规定的30天,而全年则有365天。这时,农历年和阳历年就差不多一样长了。于是,从汉代开始,每逢闰年就加一个月,称为“闰月”,放在年末。不过这个“闰月”并不是以“十二月建”为依据的,因为它有可能出现在任意一个农历月里。
随着世纪的推移,时间的流逝,这种情况就变得不可调和起来,因为农历月末越来越可能赶上太阳月底,从而使得农历月中出现“十五日夜半,月亮正中”的现象。这种极端情况在现代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在历史上却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人们想出了在阴历闰月之前置闰的解决办法:如果在某个月底出现“月中见月”的情况,就在这个月之前的一个月内加一闰日,使接下来的农历月里有望月出现的机会。这样,每个月的月初就成了“下弦月”,末月就成了“上弦月”——这是现代天文台上使用的术语,而在古时则分别叫作“暮月”和“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