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最多的资料?
我1986年到北京,2015年离开,正好30年。虽然时间不算最长,但我对老北京的了解应该算比较深的了。 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那时候叫做大都。北京的城建基本上是按照蒙古包建设的,城中心有个大广场,四面城墙(当时只有南墙和西墙)上有四个城门,城里有一条南北向的大街(今天的天安门金水桥到正阳门),还有东西走向的街道。整个城市布局很随意。
明朝迁都北京后,把元大都的城墙推倒,重新修建了城墙和城门。城的格局基本上就是现在的北京了。明成祖决定在皇城东边修个紫禁城,作为皇帝居住的地方。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紫禁城。 至于老百姓住的地方,明代初期在城外有所谓“九门八胡同”,也就是现在的前门外大街、大栅栏、王府井等。
清代继承了明京师,建筑基本沿袭了明旧制。当然也有一些变化,比如紫禁城增加了许多宫殿,皇城南侧修起了万寿宫,为了安置八旗子弟,在北京城内建了许多满族自治圈,称为“满洲围子”(今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而汉民聚居地则集中在崇文门以东、宣武门以西一带,称“京西大道”(即今天的前门内和大栅栏地区)。
清末民初,北京逐渐变成一座开放的城市。西方列强逼迫清廷打开国门,通商口岸增多;同时,教会势力膨胀,连皇宫内都有传教士活动(慈禧太后信基督教,并让光绪帝也信仰基督教)。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外国使馆和教堂纷纷出现在北京街头。
由于前门至皇城区域为旗人领地,汉人进入会受到限制,所以外国人来华大多居住在东交民巷(原“庙街”)或海淀镇。但1900年庚子事变后,各国驻京使馆都迁到东交民巷。这一带就成了北京的外国人聚居区。至今这里还集中着数百座欧式住宅。 民国建立后,北京的外部环境又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是废除旗人优待政策,大量旗人生活无着,沿街乞讨,令政府颇为头疼;其次,废除了太监制度,皇室御用人员大量失业;一些满汉高官的府邸也逐渐沦为贫民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京城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