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片有什么副作用?
作为著名补益中药材,西洋参在我国应用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它性味甘、微苦,凉,归肺、胃经,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气虚阴亏所致的虚劳、咳喘、消渴等疾病。 虽然西洋参药性平和,不寒不热,但毕竟是补品,如有服用不当,同样会出现不良反应。 《中国药典》中早已收录了西洋参的不良反应,为“长期服用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倦怠、神疲乏力、心悸心慌、烦躁易怒、睡眠差、月经减少等症状”。
随着近些年对西洋参研究的深入,其不良反应的出现可能与机体对于药物的反应性有关。例如,有专家研究发现,西洋参可使实验动物肾上腺皮质增生和脂肪堆积,从而造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还有研究认为,西洋参及其提取物可能通过激活非选择性cAMP蛋白激酶途径,进而降低细胞膜上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水平,导致心脏和血管应激性下降,引起血压下降[1]。
目前,关于西洋参不良反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化学成分的分析上,而关于其毒理学方面的研究则少见报道。在探讨西参与人体健康关系的文章中,王德山等通过对205例自然衰老和健康老人血浆内皮素(ET)的水平测定及30例正常人尿中ET含量的检测,发现老年患者和正常人的ET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存在显著性差异。ET是人体内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收缩剂,具有刺激细胞合成代谢的功能;还可抑制免疫反应,与免疫缺陷有关,还能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血压升高,西洋参可能对ET发挥上述作用,从而导致血压的降低[2]。
对于阴虚火旺、体质燥热者,若长期大量服用的确会出现副作用,轻者可出现牙龈肿痛、口炎、便秘,重者可能有腹泻、发烧等症状发生。并非人人都适合食用西洋参。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阳虚还是阴虚呢?其实,判断阴阳之虚并非难事,只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即可。 若是阳虚,平时就会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腹痛腹泻、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脉沉细。此时,如果再用西洋参等性质偏寒的药物,无异于“雪上加霜”。建议此类人群先服用红参等性温的药物, 待症状改善后,再酌情服用西洋参。 若是阴虚,平日就常有手脚心发热、易出汗、口干咽燥、总想喝水、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表现的人,就可以适当服用西洋参。因为其中含有的皂苷等物质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上述不适症状。不过,如果出现舌苔黄腻,就说明体内有湿热,不宜再吃西洋参,否则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