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是投资还是消费?
谢邀 先说答案:储蓄是一种金融资产,同时兼具投资与消费两种属性。 从流动性来看,任何金融产品分为:流动性和安全性居中的是货币基金;流动性和收益都高的是股票;流动性和安全性俱佳的是保险产品(寿险和财险);最不灵活的是房地产。(此处忽略不计准货币ETF等类似产品) 但是,如果我们对储户的资产规模、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的话就会发现一个现象:我国广大城乡的民众普遍存在“资产荒”的现象,即手里的流动资产不知道怎么进行投资而只能以定期存款的形式存放。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发达,能选择的理财产品很少,除了银行存款就是各种债券、信托甚至P2P了。所以,对于广大中小城市以及乡镇地区的群众来说,他们手中的资金其实是没有机会成本的,也就是所谓的无风险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央行如何调整利率,对这些投资者而言利率的高低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他们的本金始终都在安全地、毫无风险地存放着——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还要把本来可以赚取复利的钱放在银行里存起来吃利息呢? 也就是说,对于这些群体来说,他们的资产实际上是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的,只不过现在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而已。因此说,储蓄具有投资性质。但是,我们应该指出,这种投资能力欠缺是由于金融市场发展不足造成的,跟老百姓本身的金融意识强弱没有关系。
当然,如果我们给这些人足够的信息和帮助,让他们真正学会怎么理财的话,他们是能够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使自己的财产获得合理的回报的——这其实就是我们提倡的家庭财务管理中的“开源节流”,开源就是增加资产性收入,节流就是要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开一点,就会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要花钱的,其实也就是在投资——你花的钱每一元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或利息作为代价。如果你还没有赚钱却想要过上富足的生活,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减少消费,多存钱;二是提高收入。前者的本质就是“省”,后者的本质就是“挣”。前者是节流,后者是开源。所以,归根结底,钱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哲学命题——你到底是想“挣”钱还是想“省”钱?如果你想通了这两个问题,或许就能理解金钱的真正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