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算地支五行属性?

别子依别子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容易混淆。因为“天干”和“地支”是两个不同系统,产生的时间也不同。 “天干”是上古黄帝时期创造出来的,最初只有十个,代表十种自然现象(云、雷、风、雨、雪、冰、雾、露、霜、晶)。这十天干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地支”则是上古舜帝时期创造出来的,有十二个。代表的是十二个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月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腊月建丑)和十二地支所对应的人体器官(子脑丑肝寅肺卯大肠……)等等。这十二地支与十天天干配合,一个周期为60年(59年年月交替一次),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六十年为一甲子”。其中每月的月中五天称为“孟(明)仲(景)季(晦)”,日中时间又分为“上昼”“下昼”“上夜”“下夜”。这样,每天就是24小时,一年就是365天(加上闰月)。 后来人们发现干支纪时过于复杂,就简化成了“农历”。用“月上起五日”的方法给每个月确定一个“节令”,用来计算温度、雨量等气候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同时,把二十四节气和月份建立起了对应关系。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汉代,天干中加入了“壬癸甲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中气,变成了20个。这样就与节气完全对应了——每个季节有8个节气,而一年正好24个。

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古人将这20个字分成五组,称之为“十天干”或“五运”: 甲己同属土,乙庚同属金,丙辛同属水,丁王同属火,癸戊同属木; 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已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其中“甲丙壬癸”5个字属于阳干,“乙丁辛戊”5个字属于阴干,其他的7个字属于阴阳互根的中见之干。

后来,人们觉得这样记还是很困难,就在每个干支前面加了一个“天干”或“地支”——这样“天时”就成了“四柱”中的第一柱,“地支”则成了第二柱。每柱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四柱八字由此而来。 那么怎么判断这个干支是属于“天干”还是“地支”呢? 看其所在位置——“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一目了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