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为什么不上市?
首先从历史角度看一下,中国的家族企业基本上没有走上资本化的道路。 2010年之前,除了中信信托和民生人寿等极少数企业外,还没有其他任何一家非国有资本控股的金融机构上市,当时坊间流传,金融是永远不能被染指的板块;
2013年之后,国资委明确宣布不再批准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同时要求已有上市身的央企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由此拉开了整个央企系资产整合的帷幕。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妖股”,大多为国资背景,且多集中在央企旗下;
2015年至今,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国资开始走向市场,通过投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从而为下一步的资本化打下基础。 但是,我们观察一下其他国家的家族企业发现,成功的家族企业往往都实现了资本化。
比如美国的可口可乐、通用电气,法国的巴黎圣日耳曼(PSG)、路威酩轩(LVMH),意大利的马特奥尼集团(Mtpani)等等。甚至一些我们熟知的民营企业,如海尔、三一重工,在早期也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了资本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究其原因在于,当家族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阶段后,资本的力量会使其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和挑战,促使企业主动寻求改变。而那些未能及时转型的企业则将被淘汰。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近几年出现了大批家族企业主动“出局”的现象。这种“出局”不仅包括主动出让股份(对外融资),还包括解散清算。
我们发现这些企业的共性在于,他们在年轻一代的努力下,已经开始走出地域或行业的限制,成为真正的跨国企业和多元化企业,并且正在逐步消除家族影响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认为,对于优秀的家族企业来说,其最终都将走向资本化这条道路的终点。那些未能走通的家族企业,要么由于自身的局限被迫“出局”,要么就是时代选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