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五行是什么?
五行的“行”字,在古文字中,写作「」。这个字形和「走之(辶)」有关,因此它的古文解释里,就带有了“行走、流动”的意思。《说文》解作:“行,人之步趋也;从辵、音杭。”所以,“行”的解释可以理解为步行、行动。 那么用“行”来表示五行的意思,也就是指这五种物质是流动的、是变化的——正好跟阴阳的概念相对。
后来,人们又觉得五行太抽象了,就想到了用水火木金土来象征五常(仁、礼、智、信、勇)、五德(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朋友信、乡党睦)等更为具体的内容。但是水、火、木、金、土,依然还是抽象的,并不像我们现在的理解那样,分别代表地球上的水、火、草木、金属、土壤——其实古人根本没有这种认识的。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问题,古人就设计了“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于是,我们看到,在不断的循环往复中,任何一行都有其生发与制约的作用。
不过,这里的相生相克,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前者对后者有所影响的含义——在古代,它指的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受到其他四行的滋养或抑制而不断生长或减弱,就好像生物界的繁衍一样。所以,我们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明这个问题——“金克木”并不能理解为“金妨碍了木的生长”——而是,在某种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木吸收了金的营养而成长了起来,但是,如果没有水的湿润,或者没有火的炙烤,或者是土的培植,那么这个木就不能很好地生长,或者说不能长得足够高大和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