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治代表什么?
“治”在五行中属土,位于中央。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可以用五行的原理来解释。比如人的身体,五脏中有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分别对应五色中的赤、青、黄、白、黑;五志有喜、怒、忧、思、恐,对应着五脏的生理功能;五味中对肠胃最有滋养作用的乃是黄色,因此中医有“甘入脾脏”的说法……如此种种,都反映出中医学对五行规律运用到了极致。 人体如此,自然界也是如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引用了一段刘河间的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阴阳之气上下交织,循环往来,犹如河川,故曰‘天道如流水’。
木日曲直,火日炎上,土日稼穑,金日从革,水曰润下,此五行之道,不可易也。日月其明,阴阳运行于其中;五岳高耸,土实负载其上;四象分张,木疏泄其气;六气升降,火炎上而制阴;九宫分布,土居中而行运;八卦相荡,坎离阴阳交媾而化雷,震巽草木萌动而生机……” 李时珍在此处所引证的这一段话,出自于宋代著名学者程颐所著的《程氏易传》。
可见,五行学说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中医学使用它来认识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道教养生学和道家医学用它指导人们的饮食起居和药物施用。即使在现代,很多西方医学也将其运用到临床治疗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