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月宝宝怎么去火?
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可以吃很多种食物了。所以去火的根本应该是从饮食上面着手。 首先应该知道,宝宝上火,一般是因为食物吃的过于单一、偏食、挑食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引起的。比如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摄入不足,容易诱发便秘,从而产生“内火”;而有些维生素的补充也不及时,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和B族维生素缺乏(比如维生素B2),也会引起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外火”。 知道了原因,我们就可以有目的的去改善。首先应该在饮食上注意多吃清淡饮食,均衡营养。多摄入含有丰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说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粗粮,都可以适当多吃点。另外,可以给宝宝煲点清热下火的汤喝,比如绿豆汤、藕汁、梨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吃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宝宝的作息安排。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过程中,人体会代谢掉大量的毒素和垃圾。而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便便之后,注意肛门周围的清洁工作,以免尿液残渣残留刺激皮肤引起不适。勤剪指甲,避免宝宝自己抓破患处。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性的给宝宝服用些药物,进行配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的服用必须控制在医师规定的剂量范围内。
小儿去火有八招
第一招:经常梳头
经常梳头可以促进神经、血管放松,起到镇静止痛的作用。
第二招:洗脸不擦脸,洗脚不擦脚
孩子活动量大,脸和脚容易出汗。洗完脸、洗完脚后,不要马上擦干,而是可以擦拭几下,然后用手指反复轻揉,可以起到清热明目的作用。
第三招:按摩鼻子
用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时,沿鼻梁及两侧推擦。可以降火通气。
第四招:洗足浴
睡前用温热水和食盐(2克洗脚盐)泡泡脚,搓搓脚心,可以调理宝宝的植物神经功能。
第五招:勤挠耳
耳朵上有各种器官的反射区,用手指按摩、挠擦宝宝耳朵,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有舒肝止痛、健脾和胃、疏风散寒的作用。
第六招:勤按摩太阳穴
用两手中指按压太阳穴,先顺时针按摩100次,再逆时针按摩100次,可以起到清肝火、宁心神、止头痛的作用。
第七招:洗脖子
宝宝活动量大脖子容易出汗、脏,特别是男孩。用热毛巾擦洗宝宝脖子可以清热散风、舒缓神经。
第八招:多按摩宝宝腹部
让宝宝仰卧,袒露腹部,用双手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按摩时手心始终贴紧宝宝腹部,可以提高胃肠功能,提高免疫力,还能帮助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