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外五行怎么看?
风者,天之气流,动而生阳;水者,地之润下,静而生阴。天地之气,相遇而成形,万物由是而生。 《易经•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阴阳不测之为神”。先贤早已指出了阴阳的变化及相生相克的关系,这就是风水学上所说的外五行。 什么是外五行呢? 外五行就是天干地支,亦称干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根据天干地支的组合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时间来推演五行的变化。 以农历1987年二月十八日未时为例(注意这个时间)。 公历日期:1987年3月6日4时30分——3月6日5时30分。
节气:惊蛰(3月5日20时51分)——春分(3月20日11时47分)。
八字:丁卯年 甲寅月 庚子日 乙未时。 年柱天干为火,月柱天干为木,日柱天干为金,时柱天干为木。 此命局形成水火既济,金木相克的格局。
时间顺序 子时(23至1时)属水,此时阴气盛极而衰,在时间序列上第一循环开始。
丑时(1时至3时)属土,阴阳平衡。寅时(3时至5时)属木,此时阳气渐旺。
卯时(5时至7时)属木,卯为月建,故又称“建卯”。辰时(7时至9时)属火,阴阳各半。
巳时(9时至11时)属火,此时阳气最旺。午时(11时至13时)属土,阴阳平衡。
未时(13时至15时)属木,月令寅木得禄。申时(15时至17时)属金,阴阳各半。酉时(17时至19时)属火,月令已火得天干甲木生助,更得时支酉金长生,此时火最旺。
戌时(19时至21时)属土,阴阳平衡。亥时(21时至23时)属水,此时阴气盛极。夜半时分,一阴初生。
以上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循环规律,如此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月序:一月立春,二月雨水,三月惊蛰,四月清明,五月谷雨。 六月芒种,七月小暑,八月立秋,九月白露,十月寒露。 十一月大雪,十二月小寒。 每逢阴历初一、十五日为满月或望月,三十日为朔月。 以农历一九八七年正月十八为例。
公历日期:1987年2月15日10时9分——2月15日11时18分。 节气:立春(2月4日23时35分)——雨水(2月19日17时48分)。
月柱天干为己未,属土。月柱地支为寅,属木。年柱天干为丁卯,属火。年柱地支为甲子,属水。 日柱天干为庚金,属金。日柱地支为乙未,属土。 时柱天干为乙未,属土。时柱地支为乙未,属土。 全命局五行齐全,无一缺项。且阴阳调和,干支相生。是很好的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