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脂对婴儿有害吗?
驱蚊剂是一种用于防止蚊虫叮咬的药,其中含有杀虫剂(如避蚊胺)和香料(通常为柠檬桉叶油、薄荷醇等)。 一些杀虫剂的毒性是潜在的,可能会影响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6个月以下的儿童应避免直接接触杀虫剂[1],因为皮肤直接吸收杀虫剂可能引起的严重毒副作用尚不明确;也不建议6个月以上的孩子使用驱虫剂,因为这些药物有可能被孩子吞咽。
目前各国推荐的驱蚊剂成分不同,美国允许使用的有避蚊胺(DEET)和派卡瑞丁(picaridin);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允许使用的是避蚊胺和驱蚊酯(PMD)加拿大目前仅批准了避蚊胺,而西班牙则只批准了驱蚊酯。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驱虫剂有:避蚊胺、驱蚊酯、苯海拉明、丙酸酯和薄荷醇等5种[2]。 这些成分的蚊虫杀灭效果均已被证明有效,但是否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却尚未可知。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也开始关注对这些化学物质的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们带来的健康危害。 比如,有研究人员检测了经常使用的7种不同类型的驱虫剂对大鼠的生殖发育毒性,发现除了二氟氯苄腈具有低度胚胎毒性外,其余试剂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或胚胎毒性反应[3]。 有研究者比较了不同驱蚊剂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发现当剂量达到一定值时,所有的驱蚊剂都会引起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增加,提示可能有致突变的作用,并且雌性小鼠的毒性明显大于雄性[4]。 但也有研究发现,用含苯海拉明的驱蚊剂处理雌性小鼠能使其卵巢中卵泡数目增加,而对雄性小鼠则无此作用,说明该驱虫剂可能通过性激素途径刺激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功能[5]。 目前,这些研究结果都局限于动物实验阶段,人类实验数据还较为缺乏,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些化学品的安全性。 而为了安全起见,我国规定这些物质的使用年龄必须在6岁(国内上市药品)以上,并且建议在局部应用,切忌全身涂抹。 如果一定要给婴幼儿使用驱虫剂,也应尽量选择配方安全的驱蚊剂,并在成人指导下正确涂抹于宝宝裸露的皮肤上(避免接触眼睛和身体其他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