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草衔环成语?
衔环成语,源自《后汉书•杨震传》的“羊续悬鱼”,和干宝《搜神记》的“白蛇衔环”两个典故。
东汉杨震晚年升为太尉,他的子孙常拾取大路边被丢弃的破烂,以为这是太尉大人的作风,便学习伯考父“悬布弔缶而食”,“拾遗求利”,“口谈仁义,心先利”,行为不端,杨震十分痛心,叹息道: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东汉羊续为南阳太守,府丞进上生鱼一条。羊续因不愿违其心意,便暂且收下。次日府丞又送上生鱼,羊续便将府丞所送生鱼悬挂于庭院,府丞看见,羞愧而去。
后世常以清白传家,悬鱼代匮表达自己清正廉明,为官清廉,用以劝诫后世子孙清白做人。
《搜神记》卷十三载,某人家屋前有一树,每夜有数人集舞其上,呼人名,被呼者必死。人莫敢近。有个少年说:“我尝闻蛇能衔环,为事主作福,况于人邪?”乃以刃刺树而死。
后少年化为白蛇,衔环赎主人命,故有蛇衔环之说。表示异物受人恩惠,图报恩德。后因以“衔环结草”为成语,表示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成语通常比喻受恩报德,用以勉励后人,以恩报怨,不可背德忘恩。悬鱼虽清白,而其风流难及,白蛇虽图报,而其恩德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