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成语有哪些?
疑人偷斧
成语典故:三国时期,曹操有把宝斧丢了,他怀疑是士兵中的某甲偷的,对他产生怀疑的目光,某甲就以为是曹操怀疑他偷斧。后来斧子找到了,曹操不再怀疑某甲,某甲仍认为曹操在怀疑他偷斧。
百感交集
成语典故:三国时期,曹操的幼子仓舒病逝,他悲痛万分,召集众官说明心意要给仓舒按照大将之礼厚葬,即使“违礼”也“不从常法”,他认为这并非“僭拟”而是“百哀”交集难以自制。众臣表示赞同,就按照大将军之礼安葬仓舒。
百无禁忌
成语典故:三国时期,荆州牧刘表想把荆州之主的权位传给刘备,他的妻子蔡氏不同意,暗中让大公子刘琦担任主事,刘表死后,刘琦继位,蔡氏之子宗与蔡瑁带兵准备攻打刘琦,刘琦带兵与他们决战,大获全胜,进入城内,百无禁忌,烧杀抢掠。
兵贵神速
成语典故: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争夺天下,袁绍派人送信约曹操去赴宴,好图谋杀害他。曹操部将许攸伪造袁绍的书信给曹操,曹操看后大笑,知道是调虎离山计,便采用郭嘉的计策,带兵袭击袁绍的屯粮处乌巢,袁绍得知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