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的成语?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和掌握。解题时,要注意题干要求,同时要结合所给成语的含义,进行合理想象和分析,注意语意连贯、准确,中心明确,表述简洁、生动。
“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反驳。侧重于不同意。“不以为意”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自以为是”,就是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自以为是的人从不听取他人的建议,还总是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自行其是”意思是指做固执己见,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可从“然、意、是、是”四个字的用法来想象成语。如从“是'的字义入手,可知“是”作“认为正确”意时,可用“不以为是”;作“正确”意时,可用“自谓甚是”;用作名词“正确者”时,可用“以为己是”。如从“意”字入手时,“意”可理解为“看法、态度”等,可知可有“以为固然”“以为不然”“以为可惜”“以为当然”“以为无足轻重”等成语。注意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标准答案,只要所写成语符合要求即可。
答案示例:
(1)以为固然、以为可惜
(2)自谓甚是、以为不然
(3)以为当然、以为无足轻重
(4)行其所是、以为不可
(5)以为可惜、以为理所当然
(6)以为固然、以为不妥
(7)以为不屈、以为当然
(8)以为耻辱、以为不足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