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被收购如何估值?

蔚蓓嘉蔚蓓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一开始也是想学一些专业的估值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并不常用(或许是我水平不够),更多的是“感觉”、“估计”,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和回答——

1,专业的估值方法究竟是怎样的呢? 这里给题主贴上一篇百度百科关于估值方法的介绍链接,有兴趣的可以点进去看看哦~ 想了解具体的估值方法可以点这篇干货~ 估值方法那么多,到底应该选用哪一种? 2,那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能够直接套用吗? 当然有啦!那就是基于期权定价模型的威斯通(Weston)估值法,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R为资本成本率(通常为无风险利率); T 为债券到期日(年); V 为债券的价值; S 为股票的价格; n 为可转债持有期限(年); r 为股息收益率; FV为可转债的转换价格或发行价; PV 为普通股的现值; E 表示执行价格; k 表示期权类型(k=0 对应的是可转债,k=1 对应的是股权)。 在公式中,普通股的现值与可转债的转换价格(FV)可视为不变量,而其他变量则可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在掌握上述公式后,我们只需要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变量的数值即可计算出可转债的价值。

以某企业当前股价为6元/股,可转债的转换价格为7.5元/股,到期日为第5年且票面利率为8%的可转债为例,则其价值为: V=PV(S)+E\[PV(\frac{d}{D-n}(\frac{r}{1+\frac{r}{FV}})) \] =6+7.5\[PV(\frac{0.08}{1+\frac{0.08}{7.5}})^{\frac{5}{3}}\] =6+7.5\frac{0.048}{1.059}=8.42 假设市场上没有可比的公司,我们要评估该企业的价值,可以借助于上述公式将企业本身视为可转债进行计算,只不过此时需要借助一些估算的参数。

滑雪倩滑雪倩优质答主

企业的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主要有四种,即经济价值、持续经营价值、市场价值和清算价值。

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是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的一种企业价值,通常从企业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按照与企业风险相匹配的利率贴现求得。一般来说,经济价值应当相当于该企业持续经营价值,但在存在企业购并、兼并、出售和清算等可能的情况下,经价值一般低于持续经营价值。西方许多财务学家认为,在存在完善资本市场的条件下,经济价值是企业真实合理的价值。经济价值是一种内在价值,是企业“应该”有的价值,而其本身的价格则取决于交易双方的情况,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非完善市场中,“内在价值”也许难以实现。

持续经营价值

持续经营价值即企业在持续经营使用下的价值。企业在持续使用中能够创造收益,其价值就以这些收益作为衡量的标准,在折现率确定的情况下,未来净收益的和就是企业的价值。持续经营价值通常会高于企业被购并、出售和清算时的价值。这是因为,在被购并、兼并、出售和清算的情况下,企业的某些资源的收益能力未被充分利用,存在着收益上的损失,从而价值偏低。

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是企业作为一种整体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企业有公开市场和非公开市场两种形式,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则其价格可以被外部市场环境所决定,在非公开市场上出售,则交易双方自行谈判决定价格。按照财务学家的观点,如果资本市场是完善市场,那么,企业按公开市场出售的市场价值应当和该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相等。但在实际的非完善市场上,两者一般不等。

清算价值

清算价值是将企业的各种财产和各种权力进行分解出售的价值。由于企业的组织系统和资源在分解后,在每一部分单独出售时将得不到充分利用,因而在分解出售中得到的总价值将大大低于以企业整体出售所取得的价值。清算价值一般只在企业破产时产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