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是什么生肖?
“慌”字,从“火”、从“方”; “恐”字,从“心”、从“康” 根据字体结构可直白的解读为:“心火惊慌”或者“心惊恐惧” 那么,根据字面意思可直观地解析出“惊恐”这一情绪是“心被火惊到而慌乱恐惧”。 这实际上把问题的根源指向了心脏—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高级情感中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焦虑和恐惧都是来自于对危险的预期,从而激发的应对危险时的准备状态。这种危险预期的信息是来自大脑的边缘系统(与情绪相关的脑区),然后传递到大脑皮层(思考的区域)进而判断并发出身体反应的指令。在“边缘-大脑皮层”这个层级上,“恐慌”这种情绪就产生了。 当然,对于边缘系统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据去验证它的功能。目前,关于“恐慌”的情绪反应已经能够比较明确地指出其生理机制及可能存在的神经化学通路了[1]。
美国心理学家Mason和Hofer利用放射标记法,首先发现了害怕和紧张时心脏发生的生理变化。他们发现动物在受到电击后会产生心跳加快,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水平升高。而在给动物注射肾上腺素的药物后发现,心率会重新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些发现证实了一点,即当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时,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继而通过激素调节的方式使心脏收缩力增加,心率发生变化。 而另外一部分研究者则进一步证明了心脏发生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传导的过程,即通过离子通道,细胞膜蛋白以及第二信使cAMP,钙调素等分子机制实现了下丘脑和垂体肾上腺轴的激活,从而启动了应激反射,导致了恐慌情绪的产生。
20世纪末,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始在心理和行为科学研究中使用。这项技术能够让科学家在人类被试执行不同任务的时候检测特定脑区的血氧水平的变化,进而推断该脑区的活动情况。多项关于恐惧和焦虑的脑部影像研究都支持了一个经典的理论——双通路理论(the dual pathway model of fear)。 这个理论认为,刺激产生的恐惧反应是通过两个平行通路进行的,一个是从背侧经过杏仁核的回路(amodal route through the amygdala),另一个是从腹侧经过海马体的回路(hippocampal route)。这两个通路最终汇集至下丘脑,进而影响激素的分泌和其他生理指标。 有研究人员给被试呈现不同的画面,例如,一张咧着嘴笑的脸(代表恐惧的刺激物)或者是婴儿笑脸的照片(中性刺激物),来检测被试的大脑响应。结果发现,在看到恐惧的刺激物时,杏仁核(参与压力反应的脑区)有强烈的反应,而看到婴儿笑脸时,则有类似的情况。这说明压力反应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可能与害怕和恐惧相关联 [3]。
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在害怕和恐惧的脑干神经基础中,可能还存在小脑的作用。而且,小脑可能在处理情绪性言语表达(如“我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由于小脑损伤会导致一些行为问题,比如,在儿童身上会出现学习困难,在成人身上会出现性格孤癖,可以推测,在小脑的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影响人的社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