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哪些古镇在哪?

齐轩嘉齐轩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大万围屋,坐落于龙华区大浪街道的高峰社区,在石凹新村的旁边,是一座保存比较完好的清代古围屋。

占地面积约9500平方米,由前围和后围两部分组成,前围建于清嘉庆二年,后围建于光绪二十五年。两座围屋之间由一座横屋和横屋后面的巷道相隔。

围龙屋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前低后高,前凹后凸,由半月形水塘起,依次是前围、前横屋、后围、后横屋,围屋后的山坡上还有后龙山。

2,鹤湖新居位于龙岗区龙城街道南联社区,在回龙路的旁边,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是当时客家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被称为“客家第一大围”,整座建筑呈正方形,四周共有780余个房间,又有“780龙屋”之称,围屋内有两列10座书斋,寓意“十全十美”。

3,大鹏所城坐落于大鹏新区鹏城社区,在海滨北路的旁边,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曾是明朝南海海防的指挥中心,有着六百多年“军屯营堡”的历史,有“粤东第一哨”之称。

大鹏所城占地约11万平方米,建筑大多依山面海而建,有将军第、刘氏宗祠、天后宫、吏胥弟、南雄下围、大鹏更署、南门等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50余处。

4,土楼村位于宝安区福永街道福凤路和107国道的交叉口东南侧,由南城楼村和北城楼村组成。土楼古村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深圳现今规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

土楼村现存有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黄氏宗祠,以及多座建于清中后期的古民居。古村周围及村内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巷,巷内是清中后期典型的广府民居。

5,三多祝镇位于龙门县城南部,面积214.8平方千米,人口5万,其中归善客家占95.9%,讲客家方言,水土客家占3.7%,讲广州方言,外来人口占0.4%。

三多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属博罗县,晋代属循平县。唐代宝历元年(825)改今名。宋代仍名三多平,属归善县。明代隆庆六年(1572),于三多平圩设巡检司,称三多巡检司。

清代沿袭明制。民国初沿袭清制,称三多平。1951年5月,划出新田、下屯两乡置多东乡。1957 年4月,三多平乡并入多东乡。1958年10月,设三多平人民公社。

1983年9月改称三多乡(仍称三多平人民公社,与称乡同时并存)。1987年1月改为三多乡(乡政府)。 1993年1月改称三多乡(镇)。2001年11月14日撤乡设镇改称三多乡镇(三多镇)。2005年1月改称三多乡镇(三多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