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二意是成语吗?

漆萱楠漆萱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三心二意(拼音:sān xīn èr yì)是一个汉语成语,旧指想法不一,犹豫不定。现指思想不集中,游移不定。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我使这科范有些虚谬,你若三心二意,敢改节渝盟。”

成语典故

宋朝时候,有个读书人叫陈策,他在年轻时就以孝顺父母、忠于君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卓越的见识闻名乡里。

当时有个姓陈的人,在一家酒店门口遇见一个老者,老者请他喝酒。在喝酒时,老者对陈策说:“你这人办事很诚恳老实,我看你将来一定能当大官,你要好好干。”说着就在土墙上写了“陈秉常为宰相时,可到福建的邵武找我。”后来,陈策考取了进士,并且一步步升到宰相的职位。后来他果然到了福建邵武,有人告诉他说这里有条沟叫“宰相沟”,便带陈策到那里去看。人们指着土墙上的字迹对他说:“这字迹虽经久,但还非常清晰,听说这字还是唐代时留下来的呢!”陈策这才想起年轻时老者对他说的话,知道那老者是个神仙,因此感到非常惊讶。

成语用法

示例:

1、《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安学海却从小儿三心二意,不甚中用。

2、周木斋《两头蛇》:要成家立业,就莫三心二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