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可以归纳为3类,即特异性靶分子、非特异性靶分子和细胞器。 大多数药物是通过细胞膜的主动运输途径进入体内起作用,只有少数可以通过被动扩散方式进入。因此可以说“能穿入细胞的药物就能发挥药理效应”(P.A.Bouillaud);而药物作用的“靶点”实际上是指药物作用的“受体”或“分子靶”,是药物的相互作用部位。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已达数千个,但真正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分子靶仅有几十种。这些分子靶可分为5类:
①离子通道;
②第二信使系统;
③酶;
④激素受体;
⑤基因及遗传物质。 此外还有未分类的其他分子靶。 许多药物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所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能脱离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手段。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的进展,将有可能更深入地揭示药物作用的分子机理。
1.特异性靶分子 很多药物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的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或酶等。
2.非特异性靶分子 有些药物虽不直接作用于受体或其他分子靶,但在体内外均表现一定的特异性,且剂量—效应关系一般较为稳定,如氨基苷类抗生素对核糖体的影响、青霉素对细胞壁合成的抑制作用。此类药物包括维生素类等。
3.细胞器 一些药物可通过影响线粒体、细胞核等细胞器而影响细胞的功能,从而产生药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