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窟是什么生肖?
牛! 《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就“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展开过一场著名的辩论。在辩论中,庄子举了一个例子来反驳惠子的观点,这个例子就是“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的价值观代表了儒家和道家的不同,孔子重社会功能,主张入世,积极用世;老子反社会,强调出世,追求无功而返。这两个思想流派是中华文化中的两大主流。
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庸,其实就是道家这种出世的价值观。我们今天说的人生境界:天地人,也是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提出的。天地境界也就是天道境界,指的是万物齐一、天人合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一。 人到了这样的状态,也就没有烦恼了——天地间本无事,一切皆心生。心外无物,无心而成万事。
所以说,老庄的思想才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我们说的中庸和天人合一都是指的天道状态,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强求达到这样一种状态,而是顺应自然,不去抗拒,顺其自然。就像老子说的,“道法自然”(《老子》第二章)。 我们人类处于一个尴尬的处境,我们拥有高于其他动物的智力,从而能够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规律。但人类也是唯一具有自我意识的动物,因此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人类的智力刚好能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同时又受到思想和行为的约束而无法到达一种自由的境界。
所以,人类处在了一种两难的困境之中。 老庄认为,人类处于这种两难之中是因为人类有了私欲。《庄子·秋水》中,庄子借河神之口说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就是说他不能跟河神讲大海的事情,因为没有见过大海的人总是把自己的见识局限在自己见过的那一点点范围之内。同理,夏虫也不能告诉冰雪是怎么样的,因为时间的原因,它没办法体验那种寒冷;不能告诉春天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它无法感受到生命的萌发。
同样,曲士(知识浅薄的人)也无法告诉你大道是怎样的,因为他被自己的知识和观念束缚了。要超越自我的局限,唯有回归自然,像天地一样无所偏废地运行。所以,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第五章)。也就是说,天地对待万物是一视同仁的,并不会因为有德于谁或是亏欠了谁而有所偏爱或是愧疚。这正如自然的规律是不因人的想法而改变一样,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