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属于什么生肖?
2016是丙申猴年。 干支纪年的第一个天干为“丙”的年份,都是猴年。 比如1956年是丙午马年;1936年是丙子鼠年等等。 为什么是猴子呢?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古代人民观测天象的工具——圭表。 先来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冬至那天,太阳由北及南时间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白天慢慢变长,直到夏至那一天白天达到最长。 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冬至那天的午时三刻(接近中午十二点),太阳刚好垂直照射在圭表的顶上,形成阴影。而夏至那天,这个阴影会到达一年中的最短时。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天文历法,是如何确定每年的冬至和夏至的。 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节气有“二十四节气”了,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不是直来直去的,而是有一个倾斜的角度,这个角度每年变化不大,所以才有“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有一半是在分界点上,也就是一半是冬至或夏至。另外一半则分别位于两个节气的中间。
举个例子: 今年公历元旦刚过,我们就进入了“庚子年”,按天文年历显示,这一天是全球进入“小寒”的第一天时。 而再上一秒,我们仍在“辛丑牛年末”,这一秒开始我们便是“壬寅虎年初”。 在中国农历的划分上,每个节气都有固定的初候、二候、三候,每五天为一个候,每一候对应一种动物,共有八个。它们分别是: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这是因为在农历当中不仅存在“二十四节气”,还有“月份”和“朔望”。其中“月份”就是根据月亮圆缺形成的,一共二十四个。每一个月都有固定的高潮与低潮,从而形成了“闰月”。而“朔望”则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每一周期为一朔望月。
因此当某个节日或者节气恰逢新月初升或者满月之时,就要另算。比如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元月,它的初一正好是新月,所以这个节日要在“春节”之后十天,即农历正月十日后才拉开序幕。而“中秋节”恰恰又是八月十六日,月圆之日,因此在农历七月就开始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