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损益表?
损益是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营业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反映企业的盈利或亏损。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亦称“损益表”、“收入支出表”。 它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从损益表的定义可以看出,损益是由营业收入和费用构成的。编制损益表又可以看作是将所有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的过程。 将所有的收入都记入收入栏,所有费用都记入成本栏,然后计算出本期的损益。
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像利润表这样简单,因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其业务内容和费用构成都不尽相同;而且同一类业务的收入和费用也不会完全一样。在具体编制损益表时就不能采取简单的“对号入座”方式了。而是需要对每一笔收入和费用进行合理的划分,计入合适的项目内容中。
企业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利润或亏损情况,即在特定期间内,企业所收入、所耗费的总额及最终的损益,是计算投资利润率和资本金利润率等财务评价指标的基础。
企业损益表中的利润(亏损)由生产成本(费用)、销售(营业)收入、税金等计算得出。税金包括产品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由于所得税的计算较为复杂且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联系,而且在计算借款偿还期间的利润(亏损)时不用考虑所得税,因此在财务分析中常使用未考虑所得税的利润(即税前利润)指标。
企业损益表通常采用单式会计编制,简明实用。在财务分析中,根据分析的需要,可分别建立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的损益表。前者用于计算利润分析指标,后者用于计算资产负债分析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