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用是什么?

荀双武荀双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894年,Fleming 发现一种可以抑制青霉(Penicillium)繁殖的物质;1939 年,Hoffmann 和Schaaper分别独立发现了这种物质的消炎作用并命名为“非那西丁”(phenacetin)。随后科学家发现非那西丁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化学感受器而发挥解热镇痛的作用,并且由于对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而具有抗炎作用。

除了解热镇痛之外,科学家们还发现非那西丁在低浓度时,能够激活体内环氧化酶,进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对于炎症引起的血管痉挛,也能起到缓解效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非那西丁的更多药理活性,包括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血脂水平、减少胰岛素抵抗、抗氧化应激等多种功效。在临床上非那西丁也不断被用于多种疾病治疗中。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对阿司匹林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各国药典相继收载了阿司匹林的药物作用内容,包括解热镇痛、抗炎、抗病毒等。目前,许多国家都批准将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之中。

近年来,很多研究集中于探讨阿司匹林其他潜在的治疗作用,如心脏保护作用、延缓衰老等作用。但不同剂型的阿司匹林其药效差异存在较大争议,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班露茜班露茜优质答主

阿司匹林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具有镇痛、解热、消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关节痛、神经痛、牙痛、月经痛等的治疗;也用于急性风湿热的治疗,同时可预防风湿热的复发;还可用于治疗急性炎症性病,并可预防心肌梗死。此外,还可作为犬瘟热等传染病的辅助用药。主要用于牛、犬、猫。马很少使用。禁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犬必须谨慎使用。

阿司匹林的用法与用量:内服:一次量,犬、猫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日1-2次。静脉注射:一次量,牛每千克体重2毫克。

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1、有出血倾向的动物禁用。2、与其他的NSAIDS类药合用,会引起不良反应加重增加。3、本品不宜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因为在酸性尿中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不宜与抗酸药碳酸氢钠合用,因后者可加速其代谢,降低疗效;本品应避免与丙磺舒合用,并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增加其毒性。4、过量表现:开始时表现为呼吸加快、烦燥不安、嗜睡和流涎,以后呼吸减慢,体温下降,严重者可导致中毒死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