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和儿童的区别?
幼儿园(Kindergarten),原意为“幼稚园”,用来对尚未上小学的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地方。通常由托儿所、游戏区等组成。 托儿所主要是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照顾、教育,一般有日托和全托两种形式;而游戏区多用于3岁以上的儿童,供其玩耍和学习。 在我国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公立幼儿园都是实行6岁学前班制度,即孩子到了6岁时必须进入小学学习,在公立幼儿园结束学前班的学业,因此也就没有所谓的“幼稚园”了,只有“托儿所”与“游戏区”之分。 但无论是“托儿所”还是“游戏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入小学做铺垫。
首先,这两个场所都承担一部分或全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拥有办学自主权,可依法开展跨行政区域办学,也就是说,一些优秀的民办双语学校可以在各地设立分校,而分校和总校之间相互衔接,完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学体系。所以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选择一个学校的分校也是值得深思熟虑的。 其次,这两个机构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也都在逐渐朝着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向迈进。
以21世纪人才需要的具备“三商”“五力”为例,智能(intelligence)、情商(EQ)和人际关系(social)是必备的三商;领导力(leadership)、创新能力(innovation)、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学习能力(learning ability)、协作能力(collaboration)则是需要具备的能力。
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宽,放眼于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会发现现在各个国家都非常注重对孩子整体人格的培养,而不是单单局限在学科知识范围内。 比如说在德国,除了传统的文理学院,近年来还涌现了许多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这些院校的重点不在于对学生进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而是更多地强调运用知识与技能来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从而构建良好的思维方式。 又比如说在日本,很多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生活实践周”(life skills week),让学生走进社区,感受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或是组织去农场劳作,体验农作的乐趣。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解决现实世界中遇到的问题,还需要做出决策,并负起相应的责任。